成语故事班门弄斧,成语故事100篇在线听免费

  • 成语典故
  • 2024-11-13

成语故事班门弄斧?其实,“班门弄斧”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中有一句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”意思是说,在鲁班和郢人(也是一个操斧能手)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,脸皮也太厚了。那么,成语故事班门弄斧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破釜沉舟成语故事200字

【班门弄斧的故事/成语典故】

鲁班又名公输班,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。传说他非常擅长木工,技艺全世界第一。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是木匠的祖师爷。

传说长江边上的采石矶是李白不小心坠入长江、被水淹死的如的地方。正因为是李白在那儿淹死,所以采石矶有很多说法,也有很多名胜古迹,如李白墓、谪[zhé]仙楼等。这里也吸引了很多游客。像现在一样,古代的游客也喜欢在自己游览的地方刻字留念。因而,李白墓等名胜古迹上面被刻满了字。

有一次,明代的大诗人梅之焕,也来到采石矶旅游。他伤心地看到,那些名胜古迹上面被写满了字,刻满了诗。那些字写得歪歪扭扭,诗写得狗屁不通。他越看越生气,就拿出笔来写了一首诗:

“采石江边一抔[póu]土,李白之诗耀千古。来的去的写两行,鲁班门前弄大斧。”

意思就是说,你们这些旅游的人,诗写得这么差,就不要写诗,李白大诗人看了会发笑的。好像是有的木匠,自以为了不起,去鲁班祖师爷面前卖弄一样,鲁班会忍不住发笑的。请你们有自知之明,别自不量力。

【班门弄斧造句】我如果在老师面前指手画脚,那就是班门弄斧

班门弄斧成语故事原文

1、成语故事

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能工巧匠,直到现在,人们还都说,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。当时还有一个工匠,名字叫石,人们叫他匠石,是楚国京城郢都人,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。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?

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,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。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,薄薄地涂一层白灰,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,瞅准了鼻子尖,“唰”一下子,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的白灰给扫掉了,连鼻子尖的皮都蹭不到。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。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说,假如有人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门前耍弄,那就有点儿不自量力了。

2、解释

班门弄斧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班门弄斧故事简略

班门弄斧的启示?

班门弄斧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谦虚,量力而为。不要在大师面前卖弄自己的技术,不要自满自负,要学会隐忍和虚心。

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:

明朝有个文人叫梅之涣。有一回,他到采石矶(现在安徽当涂)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墓地去游

览,只见四周的墙壁上,涂涂抹抹全是游人写的诗,这些诗都很低劣。他也提起笔来写了一首:

采石江边一堆土,李白之名垂千古。来来往往一首诗,鲁班门前弄大斧。

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李白是千古有名的诗人,而这些来来往往的人偏偏要在诗人面前炫耀自己,岂不就像在鲁班的门前耍弄斧头一样可笑吗!

鲁班是春秋时期我国有名的巧匠。他聪明灵巧,有很多发明创造,是我国木匠、泥瓦匠的“祖师”,他的名字也就成了内行人的代称。

成语“班门弄斧”就是从“鲁班门前弄大斧”一句变化来的,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在内行人面前卖弄本领、不自量力的人,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。

启示

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告诉我们应该学会谦虚,做到活到老,学到老,学越多,就知道越多,不会有班门弄斧的行为。还要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,但是不要狂妄自大,一山还有一山高。

成语故事塞翁失马

班门弄斧,成语故事简短介绍

故事概述

在古代,有一个名叫鲁班的人,被誉为巧匠和木工大师。他不仅在木工方面天赋异禀,而且在建造和设计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。传说在鲁班的家门口,有一个习惯吹捧自己技艺的人,自称无所不晓。有一天,他在鲁班的家门口炫耀自己的斧艺,企图展示自己高超的技艺。然而,他的斧法粗糙,与鲁班的精湛技艺相比显得相形见绌。这一幕被旁人戏称为“班门弄斧”,意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自不量力。

详细解释

1. 鲁班与木工传奇:鲁班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木工大师和建筑师。他的发明创新层出不穷,为当时的工艺技术和建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他的技艺精湛,被誉为木工行业的祖师。

2. 弄斧者的自夸:有一天,一个自吹自擂的人来到鲁班的家门口,展示自己使用斧头的技艺。他试图通过各种花哨的动作来吸引人们的注意,展示自己的技艺高超。

3. 班门弄斧的对比:然而,与鲁班的精湛技艺相比,这个人的斧法显得非常平庸。在行家眼里,他的举动无异于在鲁班门前炫耀斧艺,无疑是自不量力。

班门弄斧成语故事寓意

(1)班门弄斧:

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。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,人们叫他“巧人”,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。

班门弄斧即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。也就是说,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,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,就叫做“鲁班门前弄大斧”,简称“班门弄斧”。这和俗语所说的“关公面前耍大刀”的意思差不多。

(2)退避三舍:

春秋时期,晋国内乱,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。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,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。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。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,两军在城濮相遇,重耳退避三舍,诱敌深入而大胜。

(3)一鼓作气:

春秋时期,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,鲁庄公率军迎敌,两军相遇,齐军擂起战鼓,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。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,鲁军才第一次擂鼓。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,打败了齐军。

(4)暗度陈仓:

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,自封西楚霸王,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,刘邦极为不满,领兵进入四川,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,封为汉王,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,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,进而取得中原为王。

以上就是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全部内容,成语“班门弄斧”就是从“鲁班门前弄大斧”一句变化来的,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在内行人面前卖弄本领、不自量力的人,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。启示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告诉我们应该学会谦虚,做到活到老,学到老,学越多,就知道越多,不会有班门弄斧的行为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猜你喜欢